世事本无对错,理解全在于观点与角度
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中有说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”。一个人用铜当镜子,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;用历史当镜子,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;用人当镜子,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。
牢骚满腹者,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
相传,有个寺院的住持,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:每到年底,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。第一年年底,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想说什么,新和尚说:“床硬”。第二年年底,住持又问他心里最想说什么,他回答说:“食劣”。第三年年底,他没等住持问便说:“告辞。”
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:“心中有魔,难成正果,可惜!可惜!”新和尚选择了人生的背面,他对待世事都持一种消极的心态,不知道换个角度看问题,总是一味地抱怨。而正是因为他的抱怨,也让他失去了修成正果的机会。
牢骚也好,抱怨也罢,都是因为抱有的心态不对,看问题的角度不对,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,能够乐观地换个角度看问题,相信人的心情会一下子好起来。
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,不在于事物本身,而在于人的心态,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:“以我观物,故物皆着我之色彩”。牢骚满腹者,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,让乐观主宰自己,心情肯定会不一样。
是“富贵不全”还是“富贵无边”?
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。有一次,某人慕名拿到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,回去以后,高兴地挂在客厅里。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,大呼不吉利,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,缺了一部分,而牡丹代表富贵,缺了一角,岂不是“富贵不全”吗?
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,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,拿回去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。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,灵机一动,告诉买主,既然牡丹代表富贵,那么缺一边,不就是“富贵无边”吗?那人听了他的解释,觉得有理,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。
同一幅画,因为心态不同,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。所以,凡事都应持一种积极的心态,往好处想,不要看什么都不顺眼,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,这样就会少些烦恼、苦痛和牢骚,多些欢乐和喜悦。
角度不同,看到的不一样!
曾经在网络看到那么一张图片,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事实,从“正面”看到的是“爱”,从“负面”看到的却是“伤害”,怎么感受取决于您怎么看待,真相并不一定就是您看到的全貌,正如图片上的文字写的 “理解全在与观点与角度”,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事情和理解别人,结果和结局自然不同。
如同每一个人,都有值得我们所学习和警愓与自省的地方。透过镜子,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缺乏或是需改进的地方。
“木桶亦人生”,三个木桶,装了水就是水桶,装了酒就是酒桶,装着粪就是粪桶,桶是一样的,只因装的东西不同,命运也就不同,人生亦是如此,有什么样的观念和想法,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跟生活。
一个人的成就,不是以金钱和身份地位来衡量,而是善待过多少人,帮助过多少人,才会有多少人怀念你,人生的账簿,记录着爱与被爱,两数相加,就是成就。
幸福,由心不由境,活着的核心是健康快乐,心健康才能身健康,身健康必须先心健康。
眼睛让我们看到世界,镜子使我们看清自我。愿我们每天不只是用镜子照看我们的容颜是否美丽,是否还青春永驻,衣着是否整齐干净得体或是时髦,也能研读古人或是圣人经典,来保养内在的修养与气质,更在与人接触时,能够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内自省”,不断改变自己,而不是去要求别人,才能够不断进步,遇见更好的自己!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,温暖自己,也照亮别人。
笔者:国学感悟